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有码,日本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 <ul id="ieuqt"></ul>
    1. <td id="ieuqt"><tbody id="ieuqt"></tbody></td>
    2. <div id="ieuqt"><listing id="ieuqt"><noframes id="ieuqt"></noframes></listing></div>
      2018“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開啟送樣,11月火熱開賽!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2018“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開啟送樣,11月火熱開賽!

      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原為武夷山市民間斗茶賽。自2001年舉辦首屆武夷山市民間斗茶賽以來,每年一屆的民間斗茶賽為武夷茶品質(zhì)的提升、茶文化的推廣和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茶人們切磋技藝、交流心得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契機。

       

      2018“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

      第十六屆武夷山市民間斗茶賽送樣通知

       

      一、送樣時間

      武夷巖茶:

      2018年10月25日至10月30日

      武夷紅茶及其他茶類:

      2018年11月10日至13日

       

      二、送樣地點及聯(lián)系方式

      地點:武夷山市凱捷巖茶城

      聯(lián)系人:

      范先生   13509539673

      謝先生   15280777008

      陳先生   18105993937

       

      三、參賽要求:

       

      武夷巖茶(含武夷紅茶)的參賽對象為武夷山市范圍內(nèi)的茶農(nóng)和茶企業(yè),持身份證或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送樣。武夷巖茶設大紅袍、水仙、肉桂和名叢共四個系列,每個系列參賽茶樣為13斤。參賽茶樣要求按照傳統(tǒng)制作技藝制作的中火成品茶,獲得狀元、金獎、銀獎者的茶樣全部不退還。獲得優(yōu)質(zhì)獎和未獲獎的茶樣退還10斤。

       

      紅茶、臺灣烏龍、鐵觀音、白茶的送樣的參賽數(shù)量為2斤。以茶博會的參展茶企業(yè)為主;無論是否獲獎,茶樣均不退回。

       

       

      四、獎項設置(約10%的比例)

       

      每個系列設狀元一名、金獎3-5名、銀獎5-7名、優(yōu)質(zhì)獎若干名。所有獲獎者將榮獲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組委會授予的獎牌和榮譽證書。

       

      武夷巖茶系列另設獎金:(獲獎者須開具稅務發(fā)票來領獎,優(yōu)質(zhì)獎無獎金)

       

      大紅袍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3名)、銀獎1.5萬元(5名)

      肉桂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5名)、銀獎1.5萬元(7名)

      水仙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3名);銀獎1.5萬元(5名)

      名叢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3名);銀獎1.5萬元(5名)

       

       

      五、評選程序

       

      分預賽、復賽和決賽三個賽程。

      預賽在11月上旬進行,所有茶樣均進入預賽,預賽結果的前500-600號樣或留下30%進入復賽,復賽結果中的前10-20名或30%茶樣進入決賽,最終排名以決賽結果為準。

       

       

      六、評委組成

       

      預賽評委由武夷山專家和送樣代表組成,復賽和決賽評委由專家組(特邀本地及國內(nèi)審評專家組成)和茶人組(由本地資深茶人、送樣茶企業(yè)代表、茶葉客商和愛茶者等)組成。

       

       

       

      附活動方案

       

      2018“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

      活動方案

       

      一、活動名稱:

      2018“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暨第十六屆武夷山市民間斗茶賽

      活動地點:武夷山市凱捷巖茶城廣場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博覽會組委會

      承辦單位:武夷山市茶業(yè)同業(yè)公會黨委、武夷山市茶業(yè)同業(yè)公會  

      協(xié)辦單位:南平市海峽茶業(yè)交流協(xié)會、武夷山市茶業(yè)局、武夷山市文體新局、武夷山市海峽會展公司

      贊助單位:福建熹茗茶業(yè)有限公司

       

      三、活動內(nèi)容:

      1.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2018年11月14日上午9:00開幕式,2018年11月18日上午9:30閉幕式)

      2.武夷山市民間品茶師大賽(2018年11月16日-2018年11月18日)

      3.第二屆武夷巖茶平價優(yōu)質(zhì)茶評比大賽

      4.閉幕式暨頒證儀式(2018年11月18日上午9:30)

       

      四、民間斗茶賽細則

      參賽對象:武夷山市茶企及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博會參展企業(yè)。

      茶樣分類: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名叢)、紅茶、臺灣烏龍、鐵觀音、白茶等8個系列。

      1、武夷巖茶的大紅袍、水仙、肉桂和名叢共四個系列,每個系列參評茶樣為13斤。參賽茶樣要求按照傳統(tǒng)制作技藝制作的中火成品茶,獲得狀元、金獎、銀獎者的茶樣全部不退還。獲得優(yōu)質(zhì)獎和未獲獎的茶樣退還10斤。

      2、紅茶、臺灣烏龍、鐵觀音、白茶的每個參評茶樣為2斤,面向所有參展茶企業(yè);無論是否獲獎,茶樣均不退回。

      紅茶、臺茶、鐵觀音、白茶等獲獎者將榮獲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組委會授予的獎牌和榮譽證書。

      獎項設置:每個系列設狀元一名、金獎3-5名、銀獎5-7名、優(yōu)質(zhì)獎若干名(約10%的比例)。

      武夷巖茶系列另設獎金:(獲獎者須開具稅務發(fā)票來領獎,優(yōu)質(zhì)獎無獎金)

      大紅袍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3名)、銀獎1.5萬元(5名)。

      肉桂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5名)、銀獎1.5萬元(7名)。

      水仙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3名);銀獎1.5萬元(5名)。

      名叢系列:狀元6萬元(1名);金獎3萬元(3名);銀獎1.5萬元(5名)。

      參賽要求:武夷巖茶(含武夷紅茶)的參賽對象為武夷山市范圍內(nèi)的茶農(nóng)和茶企業(yè),持身份證或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送樣。

      紅茶、臺灣烏龍、鐵觀音、白茶的送樣以茶博會的參展茶企業(yè)為主;無論是否獲獎,茶樣均不退回。

      武夷巖茶的茶樣由參賽者直接送到收樣地點,其他茶樣由展覽展銷組負責收集后,統(tǒng)一轉(zhuǎn)交斗茶賽組委會。

      送樣時間:武夷巖茶:2018年10月25日至10月30日;武夷紅茶及其他茶類:2018年11月10日至13日。

      送樣地點:武夷山市凱捷巖茶城   

      咨詢電話:范文生 13509539673

      茶樣編號方法:每個茶樣在參賽過程中均有兩個編號:暗碼送樣號和明碼審評號。送樣號為一式二份,一明一暗。茶樣送達時,每個樣茶隨機放進一個暗碼送樣號,并隨茶樣包裝和貯藏;另一份明碼送樣號經(jīng)登記后交給送樣者保管,并作為送樣單據(jù)和領獎憑證,送樣者應妥善保管。分樣前,茶樣按系列隨機編寫審評號,再將每個茶樣分泡包裝,標上審評號,用于參賽時打分。經(jīng)評委對每個茶樣進行審評打分并按審評號分出名次后,再現(xiàn)場打開相對應的暗碼送樣號,送樣者憑手中的明碼送樣號對獎。

      評選程序:分預賽、復賽和決賽三個賽程。預賽在11月上旬進行,所有茶樣均進入預賽,預賽結果的前500-600號樣或留下30%進入復賽,復賽結果中的前10-20名或30%茶樣進入決賽,最終排名以決賽結果為準。

      評分標準:滿分為100分。

      武夷巖茶:滋味40分、香氣40分,外形、葉底和湯色共占20分。

      鐵觀音和臺灣烏龍:滋味35分、香氣40分,外形10分,葉底10分,湯色5分。

      紅茶和白茶:滋味30分、香氣25分,外形25分,葉底10分,湯色10分。

      評分方法:每個評委單獨打分,并簽名落款。初賽有效分數(shù)為60-100分,決賽有效分數(shù)為80-100分。專家組占分比例70%、茶人組占分比例30%。

      評委組成:

      預賽評委由武夷山專家和送樣代表組成,復賽和決賽評委由專家組(特邀本地及國內(nèi)審評專家組成)和茶人組(由本地資深茶人、送樣茶企業(yè)代表、茶葉客商和愛茶者等)組成。

                                            

      2018年9月9日

       

       

      編輯 / 余潔云

      責編 / 蕭 蕭